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6:07 点击次数:140
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,中国海军满怀热忱,从俄罗斯引入了一批在当时被称作“先进”的装备,这些武器一度是中国海军的“珍宝” 。
岁月如梭,当下这些导弹大多安静地存放在仓库里,等候着进行报废处理。
曾经被赋予深切期望的它们,现今缘何遭冷遇?是性能方面出了问题?还是技术存在时代性的限制?
在20世纪90年代时的中国,彼时正处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起步阶段。
在那个时期,国际形势极为严峻,美国及其西方盟友针对中国推行全方位的武器禁运举措,而中国周边的海洋国家却持续提升自身海军装备水平。
日本金刚级驱逐舰和海峡对岸的成功级护卫舰,都让中国的051型驱逐舰显得无力而落后。中国海军急需装备更强大的武器,但国内造船与导弹技术尚未成熟。
故而,中国把目光聚焦到了刚经历解体的俄罗斯身上。
俄罗斯军工领域彼时正深陷低谷,武器出口成为获取收益的关键途径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在现代级驱逐舰采购合同里,一揽子引进了诸多俄制导弹,其中涵盖“白蛉”3M80超音速反舰导弹、“无风-1”舰空导弹,还有潜射3M-54E超音速反舰导弹等 。
在俄罗斯,这些导弹被宣扬成“航母杀手”,具备突破宙斯盾系统的实力。不过,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,比中国海军一开始预想的要大出许多。
中国海军采购现代级驱逐舰之际,对“白蛉”3M80超音速反舰导弹满怀期待。
该款导弹借助冲压发动机提供动力,运用超音速突防技术,最远射程为100公里(增程型号能够达到160公里 )。
它是苏联为对抗美军航母战斗群而打造的用于近海作战的武器,着重突出速度与低空突防能力。在当时,中国缺少超音速反舰导弹,这种武器看上去极为“先进”。
不过,在“杭州”号与“福州”号现代级驱逐舰配备该装备后,中国海军察觉到,这款导弹的实际性能和宣传的情况存在差异 。
首先,其射程远远无法满足需求,在与美军航母对抗之际,或许还没进入打击范围,就极有可能被美军察觉并击毁。
其次,导弹的维护所需成本非常高,而且对发射平台的技术保障方面有着繁杂的要求。每一艘现代级驱逐舰仅能够搭载8枚“白蛉”,这极大地制约了作战的灵活性。
最终,中国海军仅配备了为数不多的此类导弹,并且很快便将其慢慢淘汰,随后转向研发国产“鹰击”-12反舰导弹,“鹰击”-12反舰导弹的射程超过“白蛉”四倍之多 。
在20世纪90年代,基洛级潜艇(涵盖636型与877型)成为了中国海军水下力量的主力。不过,彼时中国尚未彻底掌握潜射反舰导弹技术,所以从俄罗斯引进了3M-54E超音速反舰导弹。
该款导弹拥有超音速末端突防的能力,从理论上来说其射程能够达到400公里。不过,对于中国所采购的出口型号,俄方削减了40%的燃料,把射程控制在220公里,并且将卫星制导功能予以取消。
此类削弱致使导弹的精度显著降低,而且战斗部的重量也无法对大吨位舰艇形成有效的威胁。鉴于这些问题,中国海军对3M-54E的兴趣逐渐减退。
与之不同的是,国产“鹰击”-18潜射导弹最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主力。该导弹运用了更为先进的导航系统,其射程可达660公里,能够实施远程打击,并且拥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。
从这里能够看出,引入俄制导弹虽然满足了短期内的需求,然而技术方面的限制以及性能上存在的问题,推动着中国加快了自主研发的进程。
俄制“无风-1”舰空导弹系统于现代级驱逐舰上的表现同样差强人意。
该套系统的最大射程可达38公里,运用倾斜发射方式,发射间隔相对较长,而且同时能够拦截的目标数量存在一定限制。中国在引进此系统后不久,就察觉到了它的局限性,紧接着便开始开展国产红旗-16中程舰空导弹系统的研发工作 。
红旗-16运用垂直发射技术,使得占用空间得以降低,载弹量有所提高,并且发射间隔得以缩短,防空作战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。
就“暗礁-M”远程防空导弹系统而言,尽管它属于S-300的舰载型号,不过鉴于其设计繁杂、重量偏重且发射间隔较长,最终仅在两艘051C型驱逐舰上得以配备。
相仿的局限性推动中国加快国产“海红旗-9”系统的发展进程,且逐步运用性能更为出色的国产导弹来取代俄制装备。
往昔身为中国海军的“珍宝”,当下这些俄制导弹大多已从一线退下,在仓库里堆积着等候处置。它们走向落寞并非单纯因技术被淘汰,实则是中国军工蓬勃兴起的必然走向。
自20世纪90年代展开大规模引进工作,直至21世纪自主创新呈现爆发态势,中国不但汲取了俄制武器的技术精华,而且逐渐攻克技术依赖难题,达成了超越。
回首这段历史,中国引进的俄制导弹,虽然存在诸多问题,但在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进程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它们不但填补了中国海军的短板,还是促进自主研发的催化剂 。
如今的“鹰击”系列反舰导弹以及“红旗”系列防空导弹,正是依托这段历史积累的基础,迈向世界舞台。
这段过往同样警示我们,技术引进虽意义重大,可归根结底,唯有依靠自身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。
就像存放在仓库里的那些导弹所表明的:任何引入的技术与装备都存在一定局限,唯有不断创新,方可切实掌握发展的主动权。
#深度好文计划#
